Paris 2008
Paris, Parisiens, Parisiennes.....
每一年,巴黎聖誕假期間的人行道上總是有種奇特的感覺。巴黎變得似乎不太像巴黎,但卻又好像回到巴黎應該要有的樣子裡。矛盾在這個城市中,就像是幾百年來的傳統一樣,存在,且不會消失的烙印在每個轉角。
巴 黎人的聒噪是世界有名的,雖然我自己本身身為在巴黎求學的學子之一,四年來仍舊無法忍受巴黎人對於講話這件事情的熱衷,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是什麼主題,總 能夠劈哩啪啦的講個不停,好像他們的人生似乎無時無刻都在遇到驚為天人的大事一樣。而法語雖然好聽,但是在發音上以喉音為主的發聲法,讓聒噪的法國人在講 話時總像無數的鴨子在互相爭執自己的地盤般的吵鬧不已。不過,既然這是這民族天生的民族性,要叫他們學學德國人的沉默似乎又有點太過於殘忍了。要是真的用 霍格華茲裡教的噤聲咒來對付所有的巴黎人的話,我想這城市將會陷入一種不曉得該如何生活的恐慌之中吧。
然而,或許正是如此,『靜』 這件事成為在巴黎生活最不可或缺的美德之一 ,在小說『約翰克里斯多夫』中,羅曼羅蘭深刻的描寫出巴黎人與德國人性格本質上的不同 。 從第二主角奧利維特異於一般巴黎人的沈靜特質成為克里斯多夫最為欣賞的一點上就可以多少理解巴黎人的聒噪程度。德、法語自拉丁語系演變而來下都存在著陰陽 性的分別,要是把德國文化看做是陽性代表的話,那法國真可算是名符其實的陰性文化了。
這種如同女性般的捉摸不定與矛盾衝突,卻同時也充滿 了細膩與韻味。在巴黎,人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抱怨,抱怨別人、抱怨每一件事情,但卻又最受不了別人的抱怨。要是要以東方哲學角度來形容的話,巴黎人似乎總 有種『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的個性。但卻也正是這樣的衝突成就了這樣的一個城市,一個永遠善變,善變得讓每個人都可以感覺的到這座城市無時無刻都在實際運 轉,而每個在此佇留過的旅人在過客之後,都仍舊會忍不住的想回頭望一望這個善變但風情萬種的城市風貌。
Rue de Rome
到過巴黎求學的音樂學子對於『羅馬街』這條街名絕對不陌生。在巴黎眾多的藝術傳統印象裡,「羅馬街」代表的就是某一種法國音樂的文化意象。在這條街上有著 名且歷史悠久的樂譜店「La Flute de Pan」、管樂器、弦樂器行並列在街的兩側,市立巴黎音樂院C.N.R. de Paris(昔日巴黎高等音樂院CNSM de Paris舊址)就在與羅馬街交錯的馬德里街上。路口開著不知道接待過多少偉大法國音樂家的咖啡廳,地鐵站名稱為『Europe』,似乎象徵在新藝術的黃金時期,這個地方就代表著歐洲的心臟,路的啟始點就是巴黎最古老的火車站『la gare St. Lazare』。
雖然在現在的巴黎,在音樂形式與呈現上早已超過所謂的印象或新古典主義,並是用另一種當代風潮稱霸歐洲當代音樂的舞台,然而在『羅馬街』上,仍舊能夠輕易 的嗅到在一個世紀以前,這條約莫一公里的大街用一種法式高傲的態度,藐視著整個歐洲大陸音樂文化的氣味。每每來到這條街上,我總是用一種朝聖的心態體會著 這充滿著時代歷史、音樂傳統的巴黎角落。總想試著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盡力尋找出當時代所遺留下的蛛絲馬跡。
08年的聖誕節後的這個早晨,我再次慢步在這條街上。在某個路口,我似乎隱約看到了四年前的自己,在紅綠燈的另一頭,背著同樣的背包、身旁掛著樂器,用一種期待興奮的眼神望著『la Flute de Pan』的店門口。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