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風音樂文集(二)《凌》Spell—給中音薩克斯風獨奏
2009年七月,泰國Mahidol大學在曼谷舉辦第十五屆世界薩克斯風年會,我於是委託國內新銳作曲家李元貞為這三年一次的世界薩克斯風盛會創作一首曲子。認識元貞多年,深知元貞一向是非常內斂且富含優雅氣息的藝術家,並且在她過去的創作當中,總可以明顯發現元貞對於東方傳統樂器的語法及運用非常洗練。於是在這次的委託裡,我便特意希望元貞可以創作一首『含有台灣色彩的』薩克斯風音樂。《凌》。便因此誕生。
我們先來閱讀一下作曲家為這首樂曲所下的註解:
"《凌》一曲原是由顧鈞豪所委託,為他在2009年度的薩克斯風泰皇年會所寫的。取材自道教儀式之一 的「起乩」:特別指道士從常人轉變為神靈附身,並傳訊給問卜者的過程。另外,「凌」有凌駕、居上 、神馳之意,喻為本曲的表情象徵與技術層次。樂曲中的主題為一對動力不等的旋律,承襲了渡變 轉換的二重性格。各旋律著重於不同的陰陽頓挫和技術,並隨著時間而發展之。"
相較於其他包含傳統元素的作品,《凌》當中並未使用任何台灣民謠的旋律或是和聲來架構整首曲子,反而是將所謂『台灣的文化概念』融入於音符與音樂線條的方向之中。在上一篇所介紹的《共生》一曲裡面,提到Gesture之於現代音樂的關係,在本首中更能清楚的感受到其意涵。用完全現代音樂的語法與技法創作出『本質上』就是屬於台灣的音樂,不禁令我再一次對元貞的創作功力深感佩服。
以本人在演出及練習的過程中稍作安排來看,《凌》一曲當中大致可分為:求神、問卜、送神等三個階段。雖然是說有三種不同的階段性分別,但音樂卻是無法清楚分割的。從第一個由薩克斯風音響最為豐富的D開始,到最後一個同樣的D結束,六分鐘的時間裡絲毫無法脫離音符跟音符間所衍生出來的力量。音符代表了不只是聲響的產生,同時也傳達意念的產生。在《凌》的樂譜當中,音樂線條的走向不僅不可思議的清楚表現出來,甚至更能在這些清楚的線條當中感覺到每一樂句所需要的背後的力度。作曲家要求下精準而複雜的節奏與各式微分音高記譜則反應出空間上的不規則律動與動靜之間的渾沌。演奏《凌》的同時,似乎必須性的屏棄吹奏薩克斯風的想法而需要用將樂器化為自我身體的延伸,從身體出發來駕馭這樣的音樂,才較為有可能完整的將此曲呈現出來。舉例來說,跟『能劇』所製造出的藝術張力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
《凌》對我而言,不只是單純『音樂』的呈現,反而是同時擁有空間與時間相交錯相疊的複合性藝術作品。在此篇文章中,我要再次特別謝謝李元貞為這次的委託創作出如此驚人的音樂,也期許自己在未來的演出中,能將本曲的精髓發展的更為淋漓精緻。
Comments
鈞豪